2020年第一批(4月份)健康管理師考試預計在4月18日,目前屬于備考階段,對于新考生來說,懂得學習規(guī)劃尤為重要,合理分配好時間,把握章節(jié)重點內(nèi)容,小編整理了往年常考的知識點:
11、日常體力活動水平的常見測量指標(掌握)
常見測量指標包括能量消耗、行為觀察、機械和電子裝置監(jiān)測、問卷調(diào)查、間接觀察(如設備使用率)、職業(yè)分類、參與的運動項目等。
12、活動能量消耗的計算方法(掌握)
以日志的形式記錄一天中各種體力活動的情況和時間,綜合不同活動形式的強度,根據(jù)代謝當量計算能量消耗,可以較為準確地掌握總的體力活動水平。
舉例:體重75kg,每小時4km的速度快走30分鐘(30/60=0.5小時(h)),代謝當量=3kcal/(h.kg),能量消耗為:75×3×30/60=113(kcal)
(計算公式:能量消耗=體重(kg)×代謝當量(kcal/(h.kg))×運動時間(h),本例75×3×0.5=112.5(kcal))
13、體力活動干預的目的(熟悉)
體力活動干預的目的在于改變不利于健康的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,減少缺乏運動和運動不足人群的比例,指導合理運動,避免運動傷害,預防和輔助治療疾病,降低醫(yī)療費用,提高生命質(zhì)量。
14、體力活動干預的內(nèi)容(掌握)
①運動訓練前常規(guī)體格檢查 ②有關信息收集 ③運動量的選擇 ④運動內(nèi)容的選擇 ⑤運動進度 ⑥意外情況和不適的預防及處理
15、運動量的選擇(掌握)
有氧耐力運動一般強調(diào)中等強度,從鍛煉心肺功能的角度考慮,應達到相對強度中等以上,推薦每周運動時間累計150-180分鐘;從維持體重的角度考慮,建議總的能量消耗達到每周1500-2000kcal。肌肉力量和耐力鍛煉的強度應能維持對肌肉的一定刺激,推薦每周2-3天,每次15-20分鐘。